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正文

以民为本 精准发力 哈市道里区持续攻坚医治“城市疮疤”

来源:中新网黑龙江    时间:2023-07-11 10:10:08

X 关闭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(吕建军)优良的城乡环境是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,也是对人民群众所想、所盼、所急的回应。哈市道里区工农大街118号(原工农大街144号)的建筑垃圾堆原为一处厂房,占地1330余平方米,是因房主阻挠而未完成拆除的历史遗留问题。2016年,道里区政府组织多部门开展项目净地集中行动,拆除了该处违章建筑,但由于房主激烈阻挠,拆除后的建筑垃圾未被清运。8年来,该处建筑垃圾始终由房主及家人现场看护,不让任何人清理,堆积区域距离小区幼儿园约30米,经过8年多的积累,已经形成了垃圾山,遇到大风天气,灰尘漫天,居民的居住环境受到较大影响,给附近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。“只不过是一座‘垃圾山’,我们早就习惯了”,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渗透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。

为此,道里区委区政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,果断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,让历史遗留问题不再“遗留”,将推动化解工农大街118号建筑垃圾问题纳入“工作落实年”攻坚破难的专项任务,加快处理历史遗留问题,积极修补“城市疮疤”,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。

哈市道里区委副书记、区长周传龙,副区长周广含、唐可欣多次带领更新、执法、属地街道等相关部门两次赴现场实地进行考察研判,研究制定解决办法,成立工作专班高位统筹推进落实,组织宣传部、法院、公安、应急、更新、执法及街道等相关部门,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会商,对该问题的调查处置工作分阶段、分轻重、分缓急的逐项研究推进,并对阶段性重点难题进行专门的研判和安排。集中执法、更新、街道和公安等部门力量,专门研究问题解决处置的法律路径,采取“公正提存+清运”模式对该处点位进行清理,同时制定对该处建筑垃圾整治的详细工作方案和处置预案,提前做好集中清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。

4月9日,道里区委副书记、区长周传龙,副区长唐可欣组织执法、属地办事处等部门到工农大街118号现场踏查,现场研究问题处置路径,并组织召开工作专班专题会议,进一步会商研判、明晰责任,会议研究确定:秉承“人民至上,生命至上”的原则,考虑到居民小区的消防安全问题,拟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对其进行依法清除。并坚持以“四个体系”为抓手,推进各项工作责任落实,多方联动,确保靶向发力、精准施策、狠抓落实,确保高标准、高效率、高质量推动问题化解到位,落实见效。

4月24日下午,道里区委副书记、区长周传龙,副区长唐可欣到城乡路街道工农大街118号建筑垃圾清运现场,全程指挥垃圾清运工作直至清运完毕。现场集中执法、城管、交管、消防、公安、应急、街道等部门力量,通力配合,高效推进,清运现场秩序井然。清运中,道里区城管局出动钩机、清运货车和工人协同配合,派专业人员现场指导,连续不间断作业,同时,按照该处建筑垃圾清运预案,区城管、消防部门派出水车,持续喷水降尘,防止清运作业产生的烟尘影响周边居民及环境;市公安局道里分局、区执法局、城乡办事处出动民警、执法人员及社区干事进行现场看护和维持现场秩序,耐心疏导围观的居民和举手机的“拍客”到安全位置,防止突发状况及次生安全事件发生;顾乡交警大队及时做好周边车辆的秩序引导疏散工作,确保道路通畅和交通安全;考虑到夜间作业安全问题,道里消防大队出动专业照明设备,持续高亮照明保障作业安全。经过一下午的努力,该处建筑垃圾于当晚被彻底清运完毕,压在周边人民群众心中近9年的“那座山”一扫而空,影响市容市貌近9年的“城市疮疤”尘埃落定。

在对工农大街118号遗留垃圾清运过程中,道里区还对原路面进行有效清理,并完善相关设施,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群众生活造成的影响。(完)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时代机械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  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